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农村公路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条例》旨在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适应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条例》共28条,从明确发展导向、压实责任主体、提升路网质量、加强管理养护、强化安全保障、促进融合发展等六方面,明确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规划与实施。(延伸阅读: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农村公路条例》)
据了解,截止2024 年底,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 464 万公里,在全国公路总里程中占比约 84.5% ,等级公路比例达 97.3%,沥青、水泥路比例达 91.8%。如此庞大的规模,反映了农村公路道路照明建设有着广阔的潜在市场。当前,多数农村公路照明设施不足,并且随着乡村文旅产业兴起,照明需求从单纯功能性向兼具景观、文化特性转变,这让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
目前,农村公路照明建设还存在多方面问题:能源电力方面,偏远山区电网覆盖不足或不稳,传统市电照明成本高、难度大,影响普及;地形制约明显,山地等复杂地形使常规路灯安装受限、隐患多,增加建设难度;特色化不足,文旅地区照明设施单一,未融合文化特色,难助力产业发展;资金上,建设养护缺口大,县级财政难承担,社会资本参与度低,后期电费与维护支出加剧压力;施工维护方面,公路偏远、地形复杂导致施工成本高,且养护力量弱、专业人员不足,影响设施稳定运行。
图片来自网络
《农村公路条例》的出台,明确了农村公路与沿线配套设施需一体化建设,将推动照明设备与公路同步规划、施工和投用,道路照明行业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从多个重点方向发力:
◆优化产品与维护:采用耐候材料提升可靠性,融入智能技术实现故障检测和亮度调节,降低维护难度。
◆提供多样化供电方式:可根据当地条件,采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通过多种方式为照明产品供电。
◆重视安全保障:推动急弯陡坡等事故易发路段合理设置照明设备,降低事故发生率。
◆推动照明产品多元化:针对特殊地形开发多种类型的路灯以及带警示功能的照明设施等,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融合文旅特色:挖掘地域文化元素,设计具有特色的照明设施,打造夜间景观,助力乡村文旅产业。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在助力农村公路道路照明建设发展方面积极作为,今年举办的 2025 年第二十届中国道路照明论坛上,围绕 “低碳 融合 韧性 安全” 主题,深入探讨道路照明最新发展趋势,分享先进技术与经验(延伸阅读:第二十届中国道路照明论坛精彩纷呈)。多年来,协会一直积极投身公益,帮扶农村建设。2022年,中国照协联合多家单位向新疆喀什岳普湖县艾西曼村捐赠爱心路灯,用于解决偏远地区夜晚照明问题;2024年,协会向山东省临沂市半程镇小集子村捐赠安装一批节能环保太阳能路灯,用于改善当地贫困村的道路照明环境。未来,协会智慧路灯专委会还将继续组织一系列细分领域相关活动,与行业同仁共同探讨道路照明建设的新方向和新机遇,助力行业多元化发展。
更多道路照明相关发展的信息,可联系:
中国照协综合业务部
联系人:邓茂林、李垚
电话:010-65135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