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打造新质标准体系 | 照明标准化迈入“十五五”新征程
最新动态
打造新质标准体系 | 照明标准化迈入“十五五”新征程
2025-08-022



今日出版的《消费日报》刊登了《打造新质标准体系 | 照明标准化迈入“十五五”新征程》一文,聚焦照明标准化工作,报道了 “十四五” 以来我国照明标准化工作的成果及 “十五五” 新征程的推进方向。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推动产业从 “单一产品制造” 向 “光环境服务” 跃迁,以标准引领照明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下是报道全文。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标准化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十四五”以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轻工行业协会、标委会和企业深入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打造新质标准体系、引领行业高质发展”,统筹推进国标、行标、军标、团标“四位一体”发展,标准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日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召开2025年全国轻工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在全面总结“十四五”以来轻工行业标准化工作成绩的同时,着重强调要进一步提升轻工行业标准化工作水平,构建轻工新质标准体系,以新质标准引领轻工业高质量发展。

从荧光灯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及时在相关标准中增加汞含量限值要求,牵头制定荧光灯含汞量测试国际标准,并开展荧光灯低(微)汞自愿性认证工作,到LED照明飞速发展的现在,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共同归口的《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灯具》《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光源》《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控制装置》三项团体标准批准发布,标准始终引领着我国照明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以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轻工行业协会、标委会和企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轻工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推进轻工行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居民生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照明行业以“稳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指导思想,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助力现代化建设,服务美好生活”为任务,以迎合新一代消费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变化为导向,目标是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融合,深入发掘“光辐射”价值,拓展产品功用,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满足多方面需求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为实现我国由照明生产大国转变为照明强国的长远目标夯实基础。


当前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照明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期和智能照明、健康照明的关键发展期。在2025年全国轻工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照明标委会”)及下设灯具分技术委员会获评“2023—2024年度轻工行业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昂首阔步迈入“十五五”新征程,照明标委会正以系统性规划推进组织管理高效化、标准体系精准化、国内国际协同化及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照明及相关行业标准体系的中坚力量,照明标委会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1997年批复成立,归口现行国家标准达245项、行业标准75项。其前瞻性布局紧扣产业升级脉搏,在“存量优化”与“增量突破”双轨并行下,一方面动态维护现行标准适配产业需求,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智能照明、绿色低碳、健康光环境等新兴领域标准体系,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引领的战略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照明标委会秘书处专家成功担任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技术组织主席、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光生物光化学分部主任和技术管理局成员等关键职位,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我国照明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产业技术优势正系统融入并支撑全球标准体系。目前主导完成国际标准制修订9项,主导在研国际标准8项,另有多项预研筹备项目。此外,针对智能照明、农业照明、环境因素(绿色可持续)、紫外辐射、光生物和光化学等十大前沿领域,创新组建国内技术对口专家组,通过国际标准预研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既为国际标准制定提供中国方案,又指导企业提升技术质量、开拓国际市场。


在2025年全国轻工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将实施“组织建设焕新”“标准体系优化”“新质标准领航”“国际标准突围”“人才培育赋能”五大行动,在“标准体系优化”行动上,将编制《“十五五”轻工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构建“顶层设计前瞻化、标准供给精准化、宣贯实施多样化”的标准管理新模式。其中,提出轻工标委会要结合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完善标准体系,特别是对家用电器、照明电器、婴童用品等重点领域,实现强制性国家标准全覆盖,筑牢安全底线。


展望“十五五”新征程,面对消费者从“照得亮”的基础需求升级为“照得健康”的品质追求,照明标准化将以制度创新为基、绿色智能为轴、国际协同为翼、人才生态为脉,持续完善“科学、系统、开放、先进”的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引领,推动照明产业从“单一产品制造”向“光环境服务”跃迁,让技术之光温暖千家万户,照亮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