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光照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作物生长的能量源泉,还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与品质。生物光照技术作为光照农业技术的核心,无疑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随着LED等高效光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照农业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当现代农业光照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高效融合,并在多领域得到应用时,将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深刻的变革。 日前,农民日报刊发题为《“一束光”如何照亮农业生产?》的文章,介绍了农业照明在全国各地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成功案例和成果经验。我们将陆续整理刊发。
智慧光照系统如何赋能现代农业
“距离收获还有1天”,点击控制屏上的收获按钮,即可一键采收,在山东省德州市兰剑智能科技植物工厂,智慧农业管理系统让植物工厂蔬菜采收宛如一场现实版的“农场游戏”,所有的蔬菜生长数据、设备状态都一目了然,红蓝光照射下的蔬菜愈显脆嫩,散发着浓厚的科技感。负责人向记者展示通过手机App定时开关,或对光周期的精准调控。
植物工厂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不仅产量高于露地栽培多倍,还可以突破生态环境的限制,在戈壁、荒漠、大楼里等各种场景,哪怕没有明媚的阳光,四周密不透风,却有可能藏着一个微型的绿色生态王国。据介绍,这座植物工厂占地500余平方米,20层立体栽培让有限的空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如同将一片广阔的田野垂直压缩进了这间厂房中。植物工厂凭借先进的技术与精密的规划,成功实现了从播种、分栽到采收的全流程自动化,目前日产可达500公斤。
没有阳光,菜能长得好吗?能!高光效LED灯并不逊色。全光谱的灯光模拟了自然界中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光照条件,可以有效地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加速其生长进程。从种植到收获只需45天左右,而在大田种植中,这一过程通常需要60天。这意味着,植物工厂内蔬菜的生长周期被大幅缩短,能够更快速地为市场供应新鲜蔬菜。
有光还不够,植物工厂根据作物生长特性进行了专业的光配方调配,为植物提供精准的生长动力。设计光配比的工作人员仿佛魔法师,在为紫甘蓝调配光时,多加一味“蓝光”,使其叶片色彩更加明艳动人,花青素等营养成分也更为丰富;为罗马生菜加一点“白光”,叶片便长得又绿又长,美观而且脆嫩多汁。这“魔法”的背后是山东农业大学刘世琦教授组建的专业技术团队,他们为植物工厂提供全链条技术支撑。
(综合整理自农民日报记者钟欣 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