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在北京召开2025年全国轻工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十四五”以来轻工标准化工作成效,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会议表彰了15家获得2023-2024年度轻工行业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的单位,他们在标准制修订、标准国际化、标准宣贯、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规范,运转高效,成果突出,标准研制数量高于轻工平均水平20%以上。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4)和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灯具分技术委员会(SAC/TC224/SC2)获得表彰。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张崇和会长讲话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出席并发表讲话。他指出,标准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十四五”以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轻工行业协会、标委会和企业,认真贯彻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轻工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组织体系更加完善,顶层设计高效领航。二是标准体系更加优化,标准更新蹄疾步稳。三是标准供给靶向发力,赋能行业进阶提质。四是国际水平持续提高,影响力逐步增强。五是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多元举措全面增效。在推进轻工行业转型升级、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推动产品提质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还就做好“十五五”轻工标准化工作,提出五点希望。组织建设焕新,构建高效协同新格局。中国轻工联将实施“组织建设焕新”行动,优化组织体系,加强日常管理,规范标委会换届和人选考察,着力打造“体系健全、运转高效、协同有力、支撑坚实”的轻工标准化组织新格局。标准体系优化,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中国轻工联将实施“标准体系优化”行动,编制《“十五五”轻工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着力打造“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的“二元结构”。结合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完善标准体系。一是筑牢安全底线。二是加快标准迭代。三是优质发展团标。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需要,针对产业专精特新发展需求,制定原创性、高质量标准,加快标准由政府和市场并重供给,形成激活产业升级的标准二元驱动力。新质标准领航,引领转型发展新趋势。中国轻工联将实施“新质标准领航”行动,引导标委会聚焦健康安全、数字智能、高端制造、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制定标准500项以上,全力打造“覆盖全面、支撑有力、引领发展”的轻工标准供给新模式。国际标准突围,打造开放发展新局面。中国轻工联将实施“国际标准突围”行动,确保轻工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保持在85%以上,重点领域转化率达到95%,着力构建“引进来提质、走出去突破”的轻工标准化发展新格局。要“三向发力”,全面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一是向上抢占制高点。二是向内提升转化率。三是向外强化传播力。人才培育赋能,夯实标准发展新根基。中国轻工联将启动“人才培育赋能”行动,分梯度分层级开展标准管理编审技能培训,培养评价1500人次以上,加快构建“年龄梯次合理、专业优势互补、理论实践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矩阵。要筑牢国际标准化人才工作基础,实现国际标准组织注册专家占比达到15%以上,为轻工标准化事业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能。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理事长、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何烨出席会议并宣读2023-2024年度轻工行业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决定
与会领导为获得2023—2024年度轻工行业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的代表授牌
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分技术委员会的十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一级调研员王晓燕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杜同和、何烨、李玉中,秘书长郭永新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刘江毅主持。
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1997年批复成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是SAC/TC 224的主管部门,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供业务指导,中国照明电器协会是主任单位,秘书处设在北京电光源研究所有限公司,负责照明行业全领域国家及业标准化工作。第三届委员会合计委员324名,下设电光源及其附件(TC 224/SC 1)、灯具(TC 224/SC 2)、光辐射测量(TC 224/SC 3)、照明基础(TC 224/SC 4)等4个分技术委员会。
为深入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中对“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和“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等重点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实本次全国轻工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促进照明行业标准质量提升,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将以“标准筑基、创新驱动、质量赋能”为主线,于今年7月15日在江苏常州组织召开首届照明电器行业标准质量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