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据了解,4名来自照明相关行业的同仁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接受了党和国家的最高礼赞。为激励照明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崇尚先进、见贤思齐,创先争优,进一步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将陆续向行业分享部分“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辉事迹。希望广大行业同仁从中获取经验,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今天向大家分享2025“全国劳动模范”、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源照明事业部总经理赵新国。
赵新国,自1997年加入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生产一线历练27年,2012年起任公司车间主任。艾华集团是电容器之都益阳和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单位,赵新国在艾华这个平台上一直扎根一线27年,其思想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忠诚,赋有正能量,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他获得有18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项),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益阳市领军人物人才、湖南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优秀党员、湖南省百姓学习之星,湖南省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深耕一线 贡献智慧
在产品技术创新方面,2004年,赵新国参与研发的"CD11GE型耐高纹波电流、长寿命铝电解电容器"项目获得重大突破,参与该型号产业化项目负责生产工艺技术攻关和企业标准的制定,产品应用于节能照明专用铝电解电容器,通过寿命实验长达130℃5000小时(相当于105℃20000小时),成为国内在照明市场唯一能替代日本电容器产品。此项目为艾华承担的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同时荣获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益阳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省级新产品认定,使公司品牌与市场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在电容器工艺攻关中,赵新国带领产线技术人员成功破解老化漏电流不稳定问题,使产品合格率从80%飙升至98%以上;通过工艺改进成功解决了快充电容器耐1.5KV雷击关键指标,取得了手机终端客户大量订单。参与电表类电容器替代日本电容器的验证,产品获得了国内电表知名企业的认可;参与卡脖子关键材料的技术验证,选用的部分材料完全替代了日本进口材料和解决了电容器小型化的制造难题;与研究院优化产品设计,照明专用贴片电容器M型去基座的新技术实现了量产,主要解决了散热慢、成本高等难题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等等。
在照明车间产线提出工厂再造方案上,赵新国通过重新布局与工艺流程改进,车间生产效率提升了2倍,使公司竞争力显著增强,确保了持续在照明行业市占率的主导地位。
在管理创新方面,赵新国率先在一车间实现定量管理生产模式,使人均产效提升4倍;提出素才计划,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与管理能手,特别是把艾华成功的管理模式能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参与项目荣获“2022年度湖南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与董事长共同创建的艾上扫除精益管理方案获得省长质量奖。
业绩突出 贡献卓越
赵新国坚守电容器制造27年业绩突出,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重视技术创新等方面。一是注重师带徒机制与人才培养。目前在艾华生产一线通过传帮带18人己成为公司重要骨干,27名产线设备维护、品质管理与制造技术人才培养成为了艾华工匠,10名一线员工成长为公司劳模。二是持续学习行业领先技术知识。个人申请国家专利达到18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2024年还获得了益阳市首届领军人物人才,同时也是湖南省工信厅领军人才班优秀学员、优秀班干部。三是为解决照明客户如何选用电容器及保证整灯寿命等技术问题。与欧普照明工程师陈传虞共同发表了《关于节能灯用铝电解电容器允许纹波电流的分析》,并刊登在行业刊物和论文集中。另外参与的在钉卷工序冷铆贴箔工艺,老化工艺不仅增加了产品耐纹波电流的能力,同时使行业技术大大提升。四是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参与建设的数字化智能化高效生产线为艾华转型升级与培育更多产业技术人才储备力量等。
27年来,赵新国同志始终秉持创新、担当、务实的工作作风,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与担当,在企业和行业中发挥了榜样与标杆作用。正如他常说的那样:“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平凡的岗位也能创造非凡的价值。"正是千千万万个像赵新国这样的“工匠”,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汗水,推动着企业发展和行业进步,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