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承光致远,匠心永继 —— 缅怀照明行业先驱
最新动态
承光致远,匠心永继 —— 缅怀照明行业先驱
2025-04-043

清明时节,追思怀远。我们怀着崇敬与缅怀之情,回顾那些为中国照明事业倾尽一生的先驱。他们用智慧点亮黑暗,用坚守铸就光明,为行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照明领域书写下壮丽篇章,为国家发展、行业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当中有以科技铸就行业基石的学者先驱,也有以实干锻造行业脊梁的企业家代表,我们希望通过对他们的追思,坚定攻坚克难的信心,不断积蓄新时代行业奋进的力量。

中国电光源之父——蔡祖泉

蔡祖泉(1924年-2009年),复旦大学教授、原副校长,中国电光源领域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电光源之父”。他毕生致力于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推动照明产业革新,培养专业人才,用科研报国诠释赤子情怀。蔡祖泉教授始终坚持科研服务国家需求。上世纪60年代初,蔡祖泉教授团队相继攻克大功率碘钨灯、氙灯等关键技术。“人造小太阳”长弧氙灯照亮上海人民广场,20千瓦短弧氙灯助力航天“太阳模拟器”。面对西方技术封锁,他带领复旦团队手工锤制钼片、熔银元制焊条,研制出我国首支高压汞灯,终结了我国电光源依赖进口的历史,推动了我国城市照明的换代升级。80年代,他主导节能灯工程化开发,奠定了中国“节能灯生产第一大国”地位。蔡祖泉教授积极育才树人,赓续薪火。1984年,他创建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培养逾2000名专业人才。他倡导“工匠精神”,在物资匮乏年代省下口粮接济学生,身先士卒日夜攻关。他推动国际交流,选派教师赴美、德深造,并促成复旦大学承办国际电光源会议,提升学科全球影响力。“我听党的话,灯听我的话”——这是复旦大学教授蔡祖泉的名言,也是他用一生点亮科技强国之路的写照。正如学生所言:“他追逐光明,也成为了光明本身。”

灯具设计泰斗——章海骢

章海骢(1942年-2017年),上海市照明灯具研究所原所长、上海市照明学会原理事长。章海骢先生长期从事照明灯具设计与研究等科研工作,善于思考、钻研业务。章先生在谈到灯具设计时曾说:“灯具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照明。”在他的带领下,研究所和他个人在灯具设计、材料研究、光学设计和计算机运用等方面完成的研发项目,先后多次获得各类科技奖项,总数达120多项,其中13项获得各个奖次的国家轻工业部科技成果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这些成果为我国的照明科技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章海骢先生被人们赞誉为“敢于攀登灯具高峰的人”。章海骢先生非常热心于照明事业,时时处处关注和身体力行于照明行业的发展。他以严谨的治学、科学的态度、独到的观点和超前的思维赢得了业界的充分肯定。即使在退休以后,他仍然热衷于一生钟爱的事业,不辞辛劳,为行业的发展贡献他的余热,获得了业界普遍的赞誉。章海骢先生积极参加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的相关活动,为行业的发展尽心尽力。2010-2013年,章海骢先生受中国照明电器协会邀请担任“中国LED照明论坛”的大会主席,他还积极支持中国照协组织开展的“中国国际灯具设计大赛”,并作为大赛的首席顾问,为大赛的举办献计献策。

技术升级“破冰者”——陈大华

陈大华(1943年-2020年),复旦大学教授,师从“中国电光源之父”蔡祖泉教授,参与研发了我国首只高压汞灯,以“铁砧敲钼片”攻克金属封接技术难题,填补国内空白。此后,他主导和参与数十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CFL用镓钡玻璃研制”“电影放映氙灯”“脉冲氙灯在高速摄影中的应用”“电子镇流器测试仪”等,推动传统电光源向LED、低温等离子等绿色技术转型。他主编了《光源与照明英汉词典》《绿色照明LED实用技术》等30余部著作,累计1500万字,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和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作为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主任、电光源研究所所长,陈大华教授首创产学研结合模式,培养兼具科研与产业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退休后,他仍坚持指导学生,担任《灯与照明》等期刊编委,为青年学者铺路。陈大华教授对中国照协的工作给予了很多帮助。数十年来,向协会提出了很多关于行业健康发展的宝贵建议,被中国照协评为“照明电器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陈大华教授在中国照协成立30周年之际谈到,期望中国照协在中国电光源生产和研制大国向强国发展途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今,中国照明产业已跻身全球前列,新一代学者正延续他的精神,将“照明强国”愿景化为现实。

行业转型的引路人——路绍泉

路绍泉(1937年-201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电子专业,曾担任北京荧光灯厂技术副厂长、副总工程师,北京电光源研究所副总工程师;1989年被聘为美国GE公司中国部的高级顾问;2009年开始为中国绿色照明工程的多个项目提供技术支撑。路绍泉先生是中国照明电器协会专家委员会的成员,长期为协会的多项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特别是在2010年至2015年期间,作为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的特邀专家,参与了白炽灯生产企业转型方案编制、白炽灯生产企业转型效果评估、荧光灯产品制造以及低汞技术的教材编制和培训工作。先后多次专程赴安徽、河北、四川、湖北等省市,为十余家企业提供技术援助,协助开展白炽灯生产企业的转型工作并对转型过程中的诸多技术问题给予详细的指导,为我国白炽灯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国企改革先锋——钟信才

钟信才(1942年-2024年),籍贯江苏南京。1964年毕业于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后分配至佛山灯泡厂,1979年-1984年先后任车间主任、技术科长、副厂长、厂长等职;1985年,佛山灯泡厂改制为佛山电器照明有限公司,钟信才先生担任总经理;1992年成立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1993年佛山照明(股票代码:000541)正式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照明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2013年正式退休。钟信才先生在佛山照明工作50年,在他的带领下,佛山照明以地域文化为根、国际视野为翼,构建起覆盖家居、商照、户外等领域的品牌矩阵,推动佛山照明从地方工厂蜕变为 “中华老字号”。钟信才先生历任中国照协第一、二、三、四届副理事长,为我国照明行业发展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在他的带领下佛山照明在科技创新、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市场开拓、外贸出口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先后荣获轻工业部先进工作者、中国照明电器行业特别贡献奖,影响并带动了我国照明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照明产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专业照明的“追光者”——周明杰

作为海洋王照明的创始人,周明杰(1957年-2022年)秉持 “科技强国” 信念,坚持追求卓越品质,致力于民族照明品牌建设,将毕生心血倾注于专业照明事业。他锚定工业、铁路、电力等严苛场景,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让 “海洋王” 成为特种照明领域的金字招牌。他常说:“一盏灯,照亮的不仅是一片区域,更是一份责任。” 周明杰先生为人正直谦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凝聚了一批优秀的骨干人才,营造了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在他的带领下,海洋王照明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坚持自主研发,产品覆盖石油、化工、冶金等高危行业,用可靠品质守护一线作业安全。周明杰先生自2005年起历任中国照协理事,长期支持协会工作和行业发展。他带领企业在科技创新、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市场开拓和销售服务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业界高度认可的优异成绩,影响并带动了我国特种照明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照明产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些先驱,或在科研一线攻坚克难,或在市场浪潮中拼搏奋进,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创新、奉献、担当”的精神内涵。他们的事迹,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新一代照明人,当以先辈为榜样,传承他们的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中,我们要以创新为引领,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推动照明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社会需求,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光环境。


清明,是追思,更是前行。让我们在缅怀先驱的同时,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共同书写中国照明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