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去年以来,“城市更新”“乡村全面振兴”等政策的推行为道路照明进一步发展释放了积极的信号。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政府公开发布的采购公告中有近5000条与照明灯具相关,其中约50%与道路照明相关。中国照协从中筛选出近500条道路照明中标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并结合道路照明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提出行动建议,以期为行业企业提供参考借鉴。
2024年中标项目盘点
一
中小项目数量居多,大项目中标额占比过半
2024年,道路照明项目政府采购公告的总中标额超过25亿元,单个项目平均中标额约550万元,中位数约200万元,中标额低于500万元的中小项目虽然数量占比超7成,但千万元以上项目中标额占比却超过6成。这种情况已成为道路照明市场常态,未来大概率会延续趋势。
二
东部地区需求大,西部地区潜力足
在地域分布上,东部沿海地区项目数量多、中标额总量大。一方面,其道路照明设施基数庞大,管护需求多;另一方面,其道路照明设施进行系统性改造升级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均已成熟,城市更新政策带动了品质提升需求增加。
西南、西北地区分省特点明显,蕴含巨大发展潜力,如:新疆乡镇级别招标项目和乡村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占比近50%,云南出现整片城区道路照明改造的大型项目。随着“一带一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规划”等国家战略的进一步推进落实,其道路照明项目也必将加速发展,区域各地将以不同发展模式和项目形态分得更多市场份额。
三
城乡占比差异悬殊,地县级项目突出
从招标主体看,2024年全国城区和镇区道路照明项目在数量上远超乡村项目,占项目总数的比例约为97%。地级和县级项目招采成为市场上项目和资金的主要来源,叠加政策和城市发展规律的影响,未来道路照明市场将会进一步下沉,明确列入财政计划清单的重点项目和示范项目在乡镇甚至村一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
存量市场仍以维护养护为主,节能智慧发展空间大
从项目类型看,2024年,维护养护和升级改造类项目占比约7成,节能低碳、能源管理项目以及智慧城市智能照明项目数量占比偏低,但未来道路照明低碳化和智能化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市场容量将持续扩大。2025年,道路照明需求将在满足安全韧性的基础上提升品质,持续向绿色低碳转型。同时,标准化接口和模块化产品设计也有助于提升照明设备的运维效率。融通运用照明技术,结合应用场景提出解决方案,不仅是未来发展方向,还将重塑行业生态。
2025年趋势分析和行动建议
一
紧跟政策导向,把握市场趋势
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政策,这不仅有助于发现数量多、投资大、回款好的项目机会,还可准确把握市场变化趋势以提前布局筹备研发,提升产品、方案和服务的竞争力。
二
储备创新技术,推广融合方案
低碳化是道路照明的发展方向,智能化可以带来利润增长,标准接口和模块化技术的应用效果立竿见影、影响深远,借助数字城市模型、无人机和智能诊断等外部技术工具,还可以有效提升设计和运维效率。企业应创新、融合、灵活运用产业链技术,形成综合解决方案;通过编制标准,在推广产业链通用技术的同时设置竞争门槛;通过申请专利,保护先进科技成果,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三
理解区域特点,加强在地服务
从2024年数据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项目特征差异较大。企业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的项目选择和市场竞争,并且深入调研道路照明区域市场的现状和需求、规划和目标、经济条件和预算,以及产业链结构和运行情况等,因地制宜制定市场策略,针对目标市场特定的应用环境,储备和推广定制化技术方案,准确高效地调配市场资源,培育供应链生态。
四
携手机构组织,共谋行业发展
企业应积极与检测认证机构、市场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合作,确保企业经营和市场行为合法合规,取得相关产品和企业认证,获得权威评价认可,建立并不断提升客户信任度,以求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并稳固市场。其中,行业协会通过组织标准编制、科技鉴定、评价推优、技术研讨、创新产品发布和展示等活动,为企业提供实现政企互通、业内交流、技术卡位、产品展示和品牌推广的各种机会,在维护好企业自身权益的前提下,发挥着促进产业链各环节互利共赢,共同推进市场稳定繁荣的重要作用。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相关行动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将通过多种形式加强道路和城市照明领域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对接。中国照协设有智慧路灯专业委员会,负责组织道路照明领域的专业活动,助力企业拓展市场。更多信息可联系:中国照协副秘书长 邓茂林 18600220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