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5项照明相关国家标准正在征求意见
最新动态
5项照明相关国家标准正在征求意见
2025-02-254

日前,由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4)归口的《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规范》、《隧道照明用LED灯具性能规范》、《色度学 第1部分:CIE标准色度观察者》、《色度学 第2部分:CIE标准照明体》、《色度学 第6部分:CIEDE2000色差公式》等5项照明相关推荐性国家标准现已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将该标准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相关截止时间详见下表。

如对上述标准有相关意见,可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反馈中国照明电器协会是SAC/TC224的主任委员单位,标委会秘书处设在北京电光源研究所有限公司。SAC/TC224 秘书处联系电话:010-6778989-4103。

中国照协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将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热点,开展相应的团体标准研制和发布工作,有意向参与行业团体标准研制的单位可与中国照协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联系。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 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联系人:侯莎,邓茂林 
电话:010-65135872,15600444473
邮箱:hous@cali-light.com


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规范


计划号:20241995-T-607
标准名称: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规范
制修订:修订
修订标准编号:GB/T 24827-2015

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的发展,采用 LED 光源的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已成为主流,随着 LED 芯片的光效提升和 LED 控制装置的技术进步,GB 37478《道路和隧道照明用 LED灯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2年版)》的施行,道路与街路照明用 LED 灯具在效能、光度、色度、耐久性、耐候性等方面的性能指标正在快速提高,但在道路与街路照明用 LED 灯具产品制造、道路与街路照明验收时仍普遍存在项目不全、性能指标偏低以及不满足道路照明标准值等问题,亟需对本标准进行补充完善。

主要技术变化:

——修改了“一般要求”(见第 5 章,2015 年版第 4 章); 

——删除了街路照明灯具的性能等级分类,并修改了道路照明灯具的性能等级分类(见7.10,2015 年版第 6 章); 

——增加了“灯具使用的环境条件”的产品信息的要求 (见第 7.1.2); 

——增加了“待机功率”的要求 (见第 7.2.2); 

——增加了“灯具效能与光通维持率”的要求 (见第 7.3.1); 

——增加了“初始光通量”的要求 (见第 7.3.3); 

——增加了“相关色温、色品坐标和显色指数”的要求 (见第 7.3.5); 

——修改了“防坠落”的要求(见 7.4.4,2015 年版的 7.4.4);

——增加了“外壳对外界机械碰撞的防护等级” 的要求(见 7.4.6); 

——增加了“可调整性”的要求(见 7.4.7); 

——增加了“可替换性”的要求(见 7.4.8); 

——增加了“适用工作条件”的要求(见 7.5); 

——增加了“耐久性”的要求(见 7.6); 

——增加了“浪涌”的要求(见 7.7); 

——修改了“调光控制器”的要求(见 7.8,2015 年版的 7.7); 

——增加了“绿色环保”的要求(见 7.9); 

——删除了“检验规则”(见 2015 版的第 9 章); 

——增加了“可再生材料占灯具重量的百分比测试方法”(见附录 G)。


《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规范(征求意见稿)》

《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隧道照明用LED灯具性能规范


计划号:20242035-T-607 
标准名称:隧道照明用LED灯具性能规范
制修订:修订
修订标准编号:GB/T 32481-2016

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LED芯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进步,隧道照明用LED灯具(以下简称“LED隧道灯”)各方面的性能指标正在快速提高。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7478-2019《道路和隧道照明用LED灯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的施行也对LED隧道灯的能效和相关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顺应新技术的应用、新要求的落地实施,亟需对本标准进行补充完善。

主要技术变化:

——删除了 C 型灯具(见第 1 章,2016 版的第 1 章); 

——增加了“功率因数”的要求 (见第 6.4); 

——修改了“灯具发光效能”的要求 (见第 6.7,2016 版的 6.6); 

——增加了“灯具防腐防护类型”的要求 (见第 6.10); 

——增加了“灯具的性能等级”的要求 (见第 6.16)


《 隧道照明用LED灯具性能规范(征求意见稿)》

《隧道照明用LED灯具性能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色度学 第1部分:CIE标准色度观察者


计划号:20242615-T-607 
标准名称:色度学 第1部分:CIE标准色度观察者
制修订:修订
修订标准编号:GB/T 20147-2006

背景与意义待修订标准 GB/T 20147-2006 等同采用原国际标准ISO/CIE 10527:1991,已实施了近 16 年,期间未进行任何的修订,而对应的国际标准已先后修订了两次。另外,本标准为色度学标准的第 1 部分内容,是制定其它相关标准的依据和基础。因此,本次修订目的在于保持标准的先进性和国际国内标准的一致性,并为完善国内色度学标准体系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规范色度学研究和评价。


该标准规定了 CIE 1931 标准色度观察者和 CIE 1964 标准色度观察者,是色度学的基础性内容,也是照明领域的基础共性标准。一方面,此次修订能够规范色度学其它标准对 CIE 标准色度观察者最新标准的引用,有效促进照明产业及其标准化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能够将最先进国际标准转化为国标,充分提高国际国内标准的一致性。


《色度学 第1部分:CIE标准色度观察者(征求意见稿)》

《色度学 第1部分:CIE标准色度观察者(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色度学 第2部分:CIE标准照明体


计划号:20242606-T-607
标准名称:色度学 第2部分:CIE标准照明体
制修订:修订
修订标准编号:GB/T 20146-2006

背景与意义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色度学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标准照明体及其对应的标准光源是 CIE 色度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用于颜色测量和表征中计算反射和透射物体的色度刺激,也用于光色和色度测量设备的校准与验证。

原国家标准 GB/T 20146—2006 等同采用的国际标准 CIE S 005:1999《CIE standard illuminants for colorimetry》在 1999 年被转化为 ISO 标准,即 ISO 10526:1999;2007 年该国际标准被修订为 ISO 10526:2007 后被 ISO 11664—2:2007 所取代;2022 年,修订版国际标准 ISO/CIE 11664-2:2022 正式发布。本标准是一项基础标准,本标准以及对应国际标准已被数十项国际标准、中国标准和国外标准所引用。本标准规旨在规范色度三种 CIE 标准照明体:用于表示典型钨丝照明的 CIE 标准照明体 A,用于表示相关色温约为 6 500 K 平均日光的CIE 标准照明体 D65,以及用于表示相关色温约为 5 000 K 日光的 CIE 标准照明体 D50。


主要技术变化:

——更改了范围的表述形式,删去了解释说明的内容(见第 1 章,GB/T 20146—2006 的第 1 章);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部分(见第 3 章,GB/T 20146—2006 的第 3 章);

——增加了 CIE 标准照明体 D50 的定义与相对光谱功率分布表(见附录 B)。


《色度学 第2部分:CIE标准照明体(征求意见稿)》

《色度学 第2部分:CIE标准照明体(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色度学 第6部分:CIEDE2000色差公式


计划号:20242711-T-607 
标准名称:色度学 第6部分:CIEDE2000色差公式
制修订:制定

背景与意义本文件的目的是对 CIE 1976 L*a*b*颜色空间进行扩展得到 CIEDE2000 色差公式,其主要修正明度、色度、色相和色度与色相相互作用带来的色差感知变化,确定一个考虑更加全面、计算更加精准的色差公式,以向用色工业提供物体色差判断的标准,本文件修改采用国际标准 ISO/CIE 11664-6:2022,将有效完善国内色度学标准体系,为色度学研究和评价提供基础。本次制定紧追国际标准的更新,使标准的结构与内容更加清晰明朗。这对于各种颜色相关的产业和应用,以及推动颜色管理标准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根据 CIEDE2000 公式计算色差的方法,适用于描述来自反射或透射物体的两种颜色刺激之间的色差。其主要修正明度、色度、色调和色度与色调相互作用带来的色差感知变化。


《色度学 第6部分:CIEDE2000色差公式(征求意见稿)》

《色度学 第6部分:CIEDE2000色差公式(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论坛信息
为了深入发挥各类道路照明技术和产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将于2025年4月9-11日在重庆举办“2025(第二十届)中国道路照明论坛”关于举办第二十届中国道路照明论坛的通知)。论坛咨询,可联系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秘书处。

联系方式:

报名参会:李   垚 13126903657

论文投稿:侯   莎 15600444473

商务合作:邓茂林 18600220769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