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4)归口的《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规范》、《隧道照明用LED灯具性能规范》、《色度学 第1部分:CIE标准色度观察者》、《色度学 第2部分:CIE标准照明体》、《色度学 第6部分:CIEDE2000色差公式》等5项照明相关推荐性国家标准现已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将该标准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相关截止时间详见下表。
如对上述标准有相关意见,可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反馈。中国照明电器协会是SAC/TC224的主任委员单位,标委会秘书处设在北京电光源研究所有限公司。SAC/TC224 秘书处联系电话:010-6778989-4103。
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规范
——修改了“一般要求”(见第 5 章,2015 年版第 4 章);
——删除了街路照明灯具的性能等级分类,并修改了道路照明灯具的性能等级分类(见7.10,2015 年版第 6 章);
——增加了“灯具使用的环境条件”的产品信息的要求 (见第 7.1.2);
——增加了“待机功率”的要求 (见第 7.2.2);
——增加了“灯具效能与光通维持率”的要求 (见第 7.3.1);
——增加了“初始光通量”的要求 (见第 7.3.3);
——增加了“相关色温、色品坐标和显色指数”的要求 (见第 7.3.5);
——修改了“防坠落”的要求(见 7.4.4,2015 年版的 7.4.4);
——增加了“外壳对外界机械碰撞的防护等级” 的要求(见 7.4.6);
——增加了“可调整性”的要求(见 7.4.7);
——增加了“可替换性”的要求(见 7.4.8);
——增加了“适用工作条件”的要求(见 7.5);
——增加了“耐久性”的要求(见 7.6);
——增加了“浪涌”的要求(见 7.7);
——修改了“调光控制器”的要求(见 7.8,2015 年版的 7.7);
——增加了“绿色环保”的要求(见 7.9);
——删除了“检验规则”(见 2015 版的第 9 章);
——增加了“可再生材料占灯具重量的百分比测试方法”(见附录 G)。
隧道照明用LED灯具性能规范
——删除了 C 型灯具(见第 1 章,2016 版的第 1 章);
——增加了“功率因数”的要求 (见第 6.4);
——修改了“灯具发光效能”的要求 (见第 6.7,2016 版的 6.6);
——增加了“灯具防腐防护类型”的要求 (见第 6.10);
——增加了“灯具的性能等级”的要求 (见第 6.16)。
色度学 第1部分:CIE标准色度观察者
该标准规定了 CIE 1931 标准色度观察者和 CIE 1964 标准色度观察者,是色度学的基础性内容,也是照明领域的基础共性标准。一方面,此次修订能够规范色度学其它标准对 CIE 标准色度观察者最新标准的引用,有效促进照明产业及其标准化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能够将最先进国际标准转化为国标,充分提高国际国内标准的一致性。
色度学 第2部分:CIE标准照明体
原国家标准 GB/T 20146—2006 等同采用的国际标准 CIE S 005:1999《CIE standard illuminants for colorimetry》在 1999 年被转化为 ISO 标准,即 ISO 10526:1999;2007 年该国际标准被修订为 ISO 10526:2007 后被 ISO 11664—2:2007 所取代;2022 年,修订版国际标准 ISO/CIE 11664-2:2022 正式发布。本标准是一项基础标准,本标准以及对应国际标准已被数十项国际标准、中国标准和国外标准所引用。本标准规旨在规范色度三种 CIE 标准照明体:用于表示典型钨丝照明的 CIE 标准照明体 A,用于表示相关色温约为 6 500 K 平均日光的CIE 标准照明体 D65,以及用于表示相关色温约为 5 000 K 日光的 CIE 标准照明体 D50。
主要技术变化:
——更改了范围的表述形式,删去了解释说明的内容(见第 1 章,GB/T 20146—2006 的第 1 章);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部分(见第 3 章,GB/T 20146—2006 的第 3 章);
——增加了 CIE 标准照明体 D50 的定义与相对光谱功率分布表(见附录 B)。
色度学 第6部分:CIEDE2000色差公式
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根据 CIEDE2000 公式计算色差的方法,适用于描述来自反射或透射物体的两种颜色刺激之间的色差。其主要修正明度、色度、色调和色度与色调相互作用带来的色差感知变化。
联系方式:
报名参会:李 垚 13126903657
论文投稿:侯 莎 15600444473
商务合作:邓茂林 18600220769